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在线,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dl id="s4uui"><abbr id="s4uui"></abbr></dl>
  • <rt id="s4uui"><abbr id="s4uui"></abbr></rt>

    首頁- 新聞中心- 黔圖匯- 人才網- 視聽中心- 專題- APP

    訂閱
    首頁| 全州| 時政| 領導| 縣市| 綜合| 發(fā)布| 視聽| 行業(yè)

    一項綠色產業(yè) 致富一方百姓——雷山縣守住發(fā)展和生態(tài)兩條底線大力發(fā)展茶葉產業(yè)綜述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時間:2020-05-29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這是一塊美麗而又神秘的地方,它就是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嶺主峰雷公山在境內而得名, 素有“苗疆圣地”之稱和“茶鄉(xiāng)”之譽的雷山縣。

      雷山好,好就好在位于縣內雷公山在2.5億年前從海洋逐步升高,形成的山地與森林氣候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地含有的大量微量原素和多雨濕潤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全縣林地面積占縣總面積的 19.07%,草地面積占總面積的28%。雷山縣跨黃紅壤、黃壤、黃棕壤、山地灌叢土四個土帶,含7個土類,33個土屬,77個土種。雷公山,這座原始的森林王國,現今地球上的四大物種基因庫,孕育的動植物高達3100多種,構筑的大小河流216條,成為清水江、都柳江兩大分水嶺,將南北隔開,形成兩大不同的氣候帶。受南北氣流和季風交匯的影響,加上空氣質量與氣候的巨大調節(jié)作用,雷山境內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4-15℃,無霜期達282天以上,土地的溫暖濕潤為各種生物,特別是茶葉提供了優(yōu)越的生存環(huán)境。由于它的美麗與神秘,所以雷山出好茶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大手筆帶來大變化

      近年來,雷山縣委、縣政府領導審時度勢,立足于豐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立足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發(fā)展定位上,堅持現特顯優(yōu),發(fā)揮資源比較優(yōu)勢,按照“一業(yè)帶三產”(旅游業(yè)帶動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發(fā)展)發(fā)展模式,大力實施“生態(tài)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強縣”戰(zhàn)略,全力打造“全國旅游名縣、貴州茶葉大縣”兩張名片,始終堅持“擴基地、抓管理、樹品牌、拓市場”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條基地標準化、服務社會化、效應品牌化、運營產業(yè)化的新型茶產業(yè)發(fā)展之路。以綠色和有機建高標準無性系茶園,打生態(tài)牌,走綠色路,進貢品市場,做外貿出口等,在茶園提質改造、擴大種植規(guī)模、實施茶旅文化等方面著力,全面提升我縣茶產業(yè)整體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加快推進茶產業(yè)融合、高質量發(fā)展,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如今,茶產業(yè)已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yè)之一。成千上萬的農戶通過種茶、采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茶產業(yè)也成為了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的“引擎”。

      目前,全縣的茶產業(yè)實現了六個突破:一是雷山銀球茶被列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二是獲得六項金獎,雷山銀球茶分別在2013年世界綠茶評比和2014年“中綠杯”中國名優(yōu)綠茶評比中榮獲金獎,在2015年貴州首屆春茶斗茶大賽中榮膺綠茶類金獎茶王,榮獲2015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2017年,在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茶業(yè)博覽會上,獲得“中國好茶”評比金獎,2018年,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茶業(yè)博覽會評比金獎;三是獲得四項稱號,雷山縣被評為“中國茶文化之鄉(xiāng)”和“貴州十大茶旅目的地”、雷山銀球茶被評為“中華文化名茶”,2016年雷山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被“國家重點產茶縣”稱號;四是先后被多家機構選定為專用茶;五是雷山縣生態(tài)茶葉示范園區(qū)被列為全省32個高效農業(yè)產業(yè)示范園之一;六是雷山縣茶葉獲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qū)。

      雷山縣現有茶園面積16.24萬畝,茶葉品種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龍井中小葉、安吉白茶等。目前全縣茶園可采摘面積13.05萬畝,茶產業(yè)覆蓋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132個村,全縣茶農達1.8萬戶7.8萬余人。全縣注冊茶葉企業(yè)156家,獲得SC認證生產茶企25家,省級龍頭企業(yè)5家,州級龍頭企業(yè)7家,有茶葉檢測機構2家,有清潔化生產線15條,全縣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職稱人員135人。

      2020年全縣茶產量截至到5月14日,已收購茶青5144噸,完成茶產品產量1286噸,產值3.34億,綜合產值3.95億。雷山縣的企業(yè)生產加工茶產品主要以中高端為主,其它為輔,綠茶為主,紅茶為輔,春茶為主,夏秋茶為輔。

      雷山茶葉源遠流長

      雷山自古以來就有種茶、飲茶的習慣。從300年前的灌木茶、地方特有的騰茶到民間俗稱的大窩茶,從灌木茶的移栽到現在的人工培植,無不反映雷山茶葉淵源的歷史。地處雷公山下,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72萬畝的原始森林形成的森林氣候給雷山茶業(yè)提供了無盡的選擇和發(fā)展空間。

      根據《雷山縣志》記載:雷山地區(qū)苗族的遷入時間,按民間世系推算,最早的已有一千八百年!睹缱迨吩·溯河西遷》說:喜鵲飛到七重高峰上,望見西山茶樹青,西方山山茶葉。以上史料記載說明,雷公山區(qū)遠古時代就有野生茶樹的存在。因此,南北朝之后雷山苗族開始種植茶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時雷公山區(qū)處于原始林區(qū),交通閉塞,實行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種茶只不過是自種自飲。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久遠的苗族同胞把茶樹稱為“斗吉”,把茶葉稱為“吉”。根據苗族的譯意為萬物中的一種植物名或“栽種”之意。

      雷山縣的古茶樹歷史悠久,并伴隨雷山苗族先民的發(fā)展而構成了雷山苗族茶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苗族通常是以大碗茶接待客人,遇見客人路過自家門口時,通常召喚“來家喝一碗茶再走”。苗族烹茶為煮菜,用砂罐煮,用碗喝,體現“大肚量”、“大方大氣”。苗族視喝茶人為“官人”、“富貴人”,通常說“當官的人才喝茶”,之意是以茶敬貴人、敬官人。所以,古代茶產品主要是用來進貢上層人物。據老一輩人傳說,雷山茶葉早在清朝雍正年間作為貢茶連續(xù)三年進貢朝廷,雖已無從考證,但試想雷山茶葉在距今300多年前的君王杯中徐徐舒舞,猶如綠云翻滾,恰似天女散花,清香于濃郁撲鼻,依山覽景而獨飲,怎不馨人心扉,喝一杯,余香悠長,沁人心脾,盡享【道處清風自然來,不羨仙人做茶人】之寧靜致遠,何不視為一種浪漫。

      雖然我們無從考證數百年前是誰在雷山這片凈土上發(fā)現第一棵野生灌木茶,也不知是那位故人進行過移栽、培植,但銀球茶的誕生和取得的成就,算是對先人們再好不過的報答了。

      名揚天下的銀球茶

      1982年,毛克翕和加工技術人員在加工茶葉過程中,發(fā)現芽葉自然粘合形成大小不同的圓體小茶球。球體緊結,表面呈光亮,這種小茶球烘干后,茶球形狀圓緊,似如乒乓球。如何定茶名,受我國“乒乓”外交政策和苗族銀飾的啟迪,將茶球命名為“銀球茶”。茶球以形狀而得名,既形象,又豐富茶形內涵,是我國炒青綠茶加工工藝技術的獨創(chuàng)。

      “銀球茶”商標的設計。利用“銀球”字體作產品商標,設計獨具匠心,巧妙地把“銀球”二字的結構合并組成圖形球體,合二為一,并且在“銀球”原題標識下用一個橢圓盤形撐起,視若一只乒乓球拍托舉著銀球茶。它形似乒乓球,希望銀球茶能像中國乒乓球一樣,永勝不敗。

      我國茶葉分為六大類,有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銀球茶”屬于綠茶,是指采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fā)酵,經殺青、整形、烘干等工藝而制作的飲品。其制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煙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銀球茶因其工藝和造形獨特,為我國綠茶加工工藝之首創(chuàng),填補了我國特型綠茶的空缺。這種茶葉一經沖泡,形若金菊開放、又似落地生花,極具美感。加之色澤明亮,持久清香,醇厚回甜,讓人欲罷不能。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傳來化驗結果,更是讓人稱奇,茶葉含硒量超過普通茶葉的15倍,從此“銀球茶”更是聲名遠播,成了人們養(yǎng)身,健體和預防癌癥的飲中上品。

      從1982年4月第一顆“銀球茶”在貴州雷山誕生,到1988年從北京捧回“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之后連續(xù)獲得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中國名茶”金獎、中、日、韓第四屆國際名優(yōu)茶金獎的時候,銀球茶早就已成為發(fā)達國家上流社會備受歡迎的飲中珍品,成為中辦、國辦、中國政協(xié)和中央八大民主黨派專用接待茶,被外交部指定為饋贈禮品,遠涉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

      雷山銀球茶系采用高負氧離子的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腹地生態(tài)茶園的優(yōu)質鮮葉為原料,銀球茶采摘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的優(yōu)質茶青為原料,通過茶青選料→殺青→揉捻→回炒→檢塊(篩末)→造型→烘烤→揮鍋→檢驗等工序精制而成。球體干重2克,直徑16—18毫米,圓緊光潤,不破損,表面油潤,銀灰墨綠。泡后湯色翠綠明亮、栗香回甘、葉芽嫩勻、完整鮮活。銀球茶每杯使用一顆,用150毫升80℃沸水沖泡5分鐘,球體徐徐舒展,宛如茶苞綻放、芙蓉領首,杯中芽葉顯露于底。品嘗滋味,令人心曠神怡,雅趣無窮。茶葉具有葉肉肥碩、耐于沖泡、清香味醇、湯色黃綠明亮等特點,內含豐富的氨基酸、茶多酚、兒茶素以及微量元素硒、鋅等,其中含硒量0.066-2.02毫克/克,鋅0.041-0.054毫克/克;氨基酸6.94%、咖啡堿4.09%、茶多酚31.63%,水浸出物為46.03%。1988年成功研制出雷公山銀球茶,該茶采用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優(yōu)質茶青鮮葉為原料,經高溫殺青炒制產生的果膠汁的粘合作用,搓揉而成。

      1988年雷公山銀球茶生產工藝獲得國家專利;1988年榮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鶴杯獎; 2000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審定批準為“貴州名牌產品”; 2002年榮獲中、日、韓第四屆國際名優(yōu)茶評比會金獎;2004年被評為“貴州省茶葉行業(yè)”著名品牌;2005年被評為“貴州省特型名茶”;2008年被評為“貴州省著名”商標;2009年獲得“貴州十大名茶”和入選“多彩貴州百強品牌”;2010年第十七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獲“中國名茶”金獎; 2011年中國上海茶博會被評為“中國名茶”特別金獎;2014年雷山銀球茶”在浙江寧波由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名優(yōu)綠茶“中綠杯”活動評比中榮獲金獎。2015年,“雷山銀球茶” 獲地理標志產品,榮獲貴州省春茶斗茶賽全省綠茶類金獎、銀獎、和銅獎,“雷山銀球茶”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在“第六屆年會暨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中,“雷山銀球茶”被指定大會的唯一用茶和饋贈品,并獲得“全球商報聯(lián)盟推介示范企業(yè)”;2015年10月,雷山縣茶葉獲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qū),增加了四家企業(yè)的出口備案。

      據悉,雷山銀球茶有四大功效:

      一是具有抗癌癥的功效。其營養(yǎng)成分和藥效成分要多于其他茶類。茶多酚能抑制細菌的發(fā)展,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起到抗癌癥的功效,對防止癌癥有很大的功效。

      二是具有抗衰老的功效?茖W研究表明,雷公山銀球茶和清明茶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達到抗衰老的功效。

      三是具有抑制心血管疾病、細菌和有抗菌和殺菌的功效。其所含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后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于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起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四是具有提神的功效。因含有較多的咖啡堿,咖啡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增進思維、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飲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煩、解除疲倦、清醒頭腦、增進思維,能顯著地提高口頭答辯能力及數學思維的反應。

      美不勝收的雷山綠茶

      雷山綠茶除了銀球茶之外,還有雷公山清明茶和雷公山云霧茶等,雷公山清明茶,均選用高負氧離子區(qū)的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腹地生態(tài)茶園優(yōu)質鮮葉為原料,采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清明茶”因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耐于沖泡,多種利于人體的微量元素均達到和超過國家標準,內在品質極佳,分別被貴州省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貴州省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茶葉分會等單位授予“貴州省名優(yōu)茶”稱號。

      雷山茶葉讓千萬農民脫貧致富

      五月初夏,行走在雷公山腹地的雷山縣,白云悠悠,天朗氣清。時令雖已過小滿,但在連綿成片的茶園里,依然可見采茶工忙碌著采茶的身影,茶青交易市場也很活躍,總有茶企會到茶山收購茶青。

      截止目前,雷山縣已完成茶青收購5144噸、茶產品產量1286噸,產值達3.34億,綜合產值為3.95億。茶葉產業(yè)已成為該縣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

      “現在是夏茶采摘時期,價格沒有春茶貴,但平均一天能采十七八斤,也有一百多塊的零用。”走進雷山縣望豐鄉(xiāng)境內的茶葉基地,采茶工楊秀蘭告訴記者,她已經連續(xù)采摘一個多星期了。

      行走于一壟壟茶樹之間,靈巧的指尖在芽叢中上下飛舞,勾勒出夏日采茶的熱鬧圖景。在雷山成千上萬的茶農中,楊秀蘭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相對于楊秀蘭而言,雷山茶產業(yè)帶動致富更多的是靠種茶葉致富的農民,余大春就是其中一位。余大春是交臘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一個敢闖敢拼的致富能人,一個敢作敢為的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

      20世紀90年代,余大春嫁到交臘村后,看到村里路不通,也沒有產業(yè),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個時候生活很老火啊,飯不夠吃,吃雜糧,來了2年后,才吃上白米飯。”回想起曾經的苦日子,余大春不禁感嘆。

      “不行,要變!來了就要想辦法做點事情,那樣才能生活下去。”余大春暗暗下決心,于是開始摸索致富門路,除了在縣城內開客運車養(yǎng)家糊口,還種起了100多畝茶葉,從此與一片葉子“打交道”。

      高山出好茶。交臘苗寨,是一個深居雷公山腹地的苗族村寨,山水相依,懸瀑飛舞,流水如帛,鳥語花香,環(huán)境優(yōu)雅,常年云霧繚繞,無工業(yè)污染,是出好綠茶的地方。

      2013年,交臘村種植的茶葉進入采收期,但是卻沒有一家合作社或加工廠對全村茶葉生產進行指導,茶葉豐收卻不增收。看到這情況后,余大春便有了在村里做一個小廠進行茶葉加工的念頭。 

      2013年4月,在雷山縣茶葉局的組織下,余大春到貴州省貴定縣學習茶葉加工后,堅定了“辦加工廠”的念頭。余大春通過貸款籌資,開始對自家樓下進行簡易裝修,并購買了茶葉加工機械設備。

      想起來容易做起難。“說起來真的是困難重重,最主要的是路不通,加工茶葉的設備都是請父老鄉(xiāng)親們抬進家的……”余大春說,經過近一年的摸索和準備,2014年,茶葉加工廠終于開始生產了。

      加工廠投產后,余大春開始在本村、高巖等附近村寨收購茶青,加工茶青。除了收購茶葉、加工,余大春還要帶著茶葉到雷山縣城去賣、去推銷、找銷路。

      為了打好交臘茶葉品牌,將交臘的好茶葉帶出深山,2014年11月,余大春登記注冊了“雷山縣霧生茶葉加工廠”。

      由于剛剛學習加工茶葉,技術掌握不到家,經驗不夠豐富,加工出來的茶葉品質不夠好,口感不太好,價格提不上來。2014年,余大春虧損了,本回不了,還倒貼資金進去。

      “我都不想做了,壓力大,很崩潰。”遇到挫折,余大春想過放棄。

      “我們村那么多茶葉,政府來發(fā)動大家發(fā)展茶葉產業(yè),既然我們家承擔下來了,就堅持下去,你能行的!”余大春的丈夫楊勝能時常鼓勵她。

      余大春告訴記者,她的成功離不開丈夫楊勝能的支持,楊勝能在鄰村當小學老師,有知識文化,給了她很大的精神鼓勵。

      2015年,余大春把客運車賣了,專心做茶葉。第二年,余大春終于得到了收益,嘗到了甜頭。

      2016年,余大春的茶葉加工廠逐漸走上正軌,賺了一萬塊。

      為了將自己加工的茶葉買出去更多,讓更多的人喝到交臘綠茶,2018年,余大春在黔東南州凱里市租了一商鋪售賣自己加工生產的茶葉,推銷交臘綠茶,并取得了“交臘茶鄉(xiāng)”商標。

      2019年,余大春的茶葉加工更上一層樓。全年產值20萬,創(chuàng)收15萬元,凈掙6萬元。

      為了讓更多的村民能因茶致富,余大春手把手教村民管護茶園,傳授種茶經驗。2019年余大春被雷山縣縣人民政府認定為“雷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雷公山綠茶傳統(tǒng)加工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

      “余大春這個人很勤勞很能干,自己做產業(yè)也吃得苦。她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女人,很敬佩她。”交臘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廣對記者說道。

      2020年,春節(jié)剛剛結束,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余大春又開始忙碌起來了,白天請人采摘茶葉,傍晚收購茶青,晚上加工。

      自春茶開采以來,余大春的茶葉加工廠已收購茶青1.2噸,兌現茶青收購款5萬余元,帶動44戶農戶戶均增收1100元以上。

      除此之外,還雇請農戶“以工代訓”培養(yǎng)村民進行茶葉加工。截止目前,雷山縣霧生茶葉加工廠共雇請24人,其中貧困戶18人,支付工資5000余元。

      “我之前種了15畝,但沒有管理好就荒了,后來大春在村里收購,我有了熱情,開始把茶園管理起來。今年茶葉受到天氣影響,只有四五千的收益?紤]我家是貧困戶,大春又扶我們一把,請我去捏銀球茶,有工錢可掙。”交臘村村民楊勝榮說。

      “今年,我們除了生產銀球、毛峰、清明外,還研發(fā)出紅茶新產品——黔球紅,這款球形紅茶,造型美觀,香氣濃,口感好。預計產值在25萬元左右,能夠幫助村里5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余大春說。

      如今,余大春除了管理好自己家的茶葉,還帶動了交臘、高巖等村發(fā)展茶葉種植3000余畝。

      “我雖然累點,但是能夠帶動村民一起發(fā)展,也值了。”余大春補充道,下一步準備擴大廠房,繼續(xù)做大做強茶葉產業(yè),用好家鄉(xiāng)“半畝茶”。 

      余大春,這枝深山里綻放的鏗鏘玫瑰,用她的智慧和勤勞,讓村民一起致富,讓家鄉(xiāng)茶走出大山!

    責任編輯:葉敏【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