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4場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通過短時間的接觸快遞,被感染的幾率很低。
王麗萍介紹,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還是通過近距離直接接觸感染者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或者是因為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由沾染了病毒的手觸摸眼鼻口而感染。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的氣溶膠,也存在被氣溶膠感染的可能。
她提示,在有新冠病毒傳播的地區(qū)接收快遞,盡量采用智能接收箱,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傳播風險。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降低被污染物感染的這種可能性。
比如,如果在家接收快遞,在跟快遞員接觸前要配戴好口罩,收到快遞后應該妥善地處理好快遞的外包裝,然后及時的用流水和肥皂來洗手或者使用手消。
如果在小區(qū)門口接收快遞,出門前一定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人員聚集,妥善處理快遞的外包裝以后,也要及時的用流水和肥皂水洗手,或者使用手消。
●目前沒有發(fā)現蚊蠅傳播新冠病毒
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此外,從目前的掌握的流行病的證據來看,目前全球沒有發(fā)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道,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是手部接觸了被感染者污染的物體,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觸摸了我們的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導致感染。
王麗萍表示,盡管現在證據不支持蚊蠅作為媒介傳播新冠病毒,但是它們也具備傳播其他傳染病的風險,如瘧疾、登革熱等,所以現在已經進入盛夏,公眾在家庭和戶外應該做好防蚊蟲叮咬的保護措施,還應該注意妥善保存好食物,防止蒼蠅叮爬。通過采取有效的防蚊防蠅的措施,可以極大降低媒介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感染的風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