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舒城縣桃溪鎮(zhèn)紅光村,見到了兩年未出家門的任海龍,他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待出發(fā)。
沒過多久,一行人到了合肥,在合肥海洋世界門口,安徽大學春暉學社的志愿者已等候多時。見到任海龍,他們熱情地迎了上去,幫忙推輪椅。海洋館內,任海龍的表情非常專注,認真聽完講解員的解說后,他還會拋出一些問題:“它(黃鰩)這么長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海龜的壽命長還是(普通)烏龜的壽命長”……
“我覺得收獲很大,因為增加了很多海洋知識。我最喜歡水母,它們不僅漂亮,而且面對海洋的敵人時,能頑強地生存下去。”任海龍對記者說。
志愿者被感動得流淚
在觀賞過程中,每到一處喜歡的地方,任海龍還會主動提出跟媽媽或者志愿者合影。其實,由于疾病,坐在輪椅上時間長了,任海龍的身體會疼痛,但懂事的他沒有喊一聲疼。
志愿者小雨背著任海龍時流淚了,“他太懂事太聰明了,最初我不了解他的病情,還說要帶他到游樂場去玩,他卻告訴我:‘姐姐,我不能走’。”
走出海洋世界后,志愿者送來了禮物,包括書籍和寫滿感動和鼓勵話語的書信。任海龍告訴記者,大姐姐大哥哥非常可親,“我不會放棄希望,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只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就會活得不一樣。”任海龍一如既往地顯得少年老成。
孩子笑了媽媽也很開心
昨日下午,記者陪伴任海龍來到了合肥野生動物園。
一只肥碩的河馬正在咀嚼著食物,任海龍默默看著,突然冒出來一句話:“作為一只食草的動物,還能吃這么胖,真不容易。”他的冷幽默一下讓大家笑了起來。得知任海龍最喜歡羊駝,大家一起幫忙尋找,終于看到了慵懶地躺在地上的三只羊駝。過了一會后,羊駝竟然很“配合”地站了起來,隔著圍欄走到任海龍和志愿者們的面前。那萌萌的大眼睛、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讓任海龍笑了起來。
昨日下午5 點多,任海龍結束了“動物園之旅”,踏上了回家的路。“他看起來很開心,他開心,我也就開心了。”媽媽張同瓊對記者說。(安徽網)
本報記者 王翠/文 陳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