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濱實,品味教育幸福
走進校園,無處不在的是獨具特色的“善行”育人的辦學理念。領導的管理策略,教師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各方面素質(zhì),都讓我大開眼界。走進校園,環(huán)境干凈優(yōu)美,一幅幅生動活潑而又精美的的學生作品掛滿了樓道和教室的宣傳展板;我時而漫步其間,時而駐足欣賞,為樓道及走廊文化中始終堅持讓學生站立在學校中央的特色作品、各個活動剪影和項目研究學習成果所折服。校領導的和藹可親,如沐春風,讓我在異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了解到了濱江實驗小學“善及萬物,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還有學校在助力東西部協(xié)作發(fā)展路上的作為,以及張校長博大的教育情懷,內(nèi)心充滿感動與感恩,正是張校長博大的教育情懷我才有機會踏進濱實這塊沃土。我想:這兒是孩子發(fā)展、教師成長的搖籃。
每天清晨,從張校長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們開始。孩子們捧上一卷書,帶著清晨的花香,咿咿呀呀……
導師引領:萬石谷,粒粒飽滿,千丈布,根根織成。
此次跟崗我跟袁芬老師形成"一對一"結對跟崗模式,在這段時間里時間里,我如影隨形跟從指導老師從上課、備課、作業(yè)布置與批閱以及教研活動開展和班級文化建設、學生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學習。袁老師是一位充滿智慧型的老師,她的教學緊緊抓住了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生動活潑地引導學生學習,緊扣教學的要求。袁老師還注重“讀、寫、思”三個語文要素的結合,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干。郭老師更是一位安靜的教育者。走進她的教室,是心如潭水靜無風;走進她的課堂,是心靈碰撞的靜等花開;走進她,是你若芬芳,蝴蝶自來的優(yōu)雅恬靜。她和她的學生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流水潺潺,是在我的教學中感受不到的。課前,孩子們安靜地看書、寫字;課間,孩子們訓練有素地排隊、做操……老師在靜中教,孩子在靜中學。
走進名師: 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隨堂聽課是最具實效的學習方式。在濱江實驗小學無論是年輕老師的競賽課,還是骨干老師的常態(tài)課,一堂堂精彩激昂,高效的課堂,讓人不得不打心底佩服。
我有幸走進了洪勝特級教師的課堂,洪特的課上得瀟灑,學生也學得瀟灑。教師的“瀟灑”是在于對文本的理解透徹,在于很好地把握了課文目標和重難點,在于教師的循循善誘;學生的“瀟灑”是在于敢于質(zhì)疑,積極思考,在于師生、生生交流融洽,在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他的的課堂,樸實無華,卻又讓人回味無窮。叫人深有“曲終人散有時盡,余音繞梁無絕期”的感覺。
一堂堂精彩絕倫的課,一次次收獲滿滿的教研,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知道了在語文教學中的努力方向。
我用相機和筆記下每一個精彩瞬間,并積極主動提問指導老師,在交流中學習、反思,分享經(jīng)驗。通過良師引領、聽評課、上課、與老師們相互學習、交流、借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回顧階段的學習生活,感到的是緊張與充實!看看擺在桌上的資料我就清楚了自己的收獲!我仔細盤點了一下:一本筆記本,已記了大半,主要是和濱江實驗小學老師們交流的心得和收獲以及跟崗期間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聽課記錄本,已記錄我聽了幾十節(jié)課;看著這么多的東西,我有些自豪,這些日子我沒有虛度。
我每天在繁忙充實中學習、思考、感悟。世界那么大,大不過眼前的三尺講臺;未來那么遠,遠不過智者的一路跋涉。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行遠自邇,研精覃思;心有所向,未來可期!(陳凱媛)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