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狀態(tài)95天,年輕媽媽在義烏醒來
出生46天,貴州的“小堅強”哭鬧不止
生命的奇跡讓這對母女仿佛在冥冥之中感知到了對方
還記得那個艱難降生的寶寶“小堅強”嗎?去年12月12日,“小堅強”的媽媽小英在車禍后重度昏迷的狀態(tài)下剖宮產生下了她。
此前,錢江晚報連續(xù)報道了這對母女的感人故事,感動了眾多讀者(詳見本報2018年B11版《奇跡,重度昏迷的她生下健康寶寶》掃下方二維碼閱讀)。大家都驚嘆于母愛的偉大和生命的頑強。
馬上就要過年了,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四醫(yī)院傳來好消息:小英在昏迷了95天后終于蘇醒了!
由于“小堅強”已被送回貴州老家,所以她只能通過照片來見一見從未謀面的女兒,母女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實現(xiàn)了團圓。
媽媽在義烏蘇醒
遠在貴州的“小堅強”哭鬧不止
浙大四院綜合病房,下午3點柔和的陽光照在靠窗的病床上。護士陳天驕俯下身把手機屏幕湊到小英跟前,那上面是女兒“小堅強”剛出生時的照片。
“可不可愛?”“可愛。”“好不好看?”“好看。”“要不要去見她?”“要。”
陳天驕像對小孩說話一樣引導著問道,小英從插著氣管插管的嗓子里艱難地擠出一聲聲含糊又堅定的回答。
這是“小堅強”出生一個多月以來,她第一次見到女兒的樣子:小小的、粉嫩的,兩手握拳,安安靜靜地睡著。那時候,她還是新生兒監(jiān)護室一個脆弱的新生兒。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貴州小山村,“小堅強”的爺爺正在為孫女的睡眠發(fā)愁。
從義烏回到貴州老家后,一直是爺爺在照顧孫女。“小堅強”已經(jīng)比出生時胖了許多,小手小腳都長了不少肉,一天能喝近500毫升的奶。
“小堅強”是個省心的寶寶,大多數(shù)時間都不哭不鬧,每天睡得很香,不在晚上打擾大人睡覺。但最近這段時間,她總是在后半夜驚醒,然后就哭鬧著不肯再睡。
黑暗中,爺爺翻出孩子媽媽的照片,自拍、和丈夫出游的合影、躺在醫(yī)院病床上的模樣,一張一張給寶寶看。“小堅強”眨巴眨巴和媽媽很像的眼睛,緊緊盯著手機屏幕,眼角還有剛剛哭完留下的淚痕。這個階段的嬰兒視覺發(fā)育還不成熟,但這樣溫馨的場景還是讓人充滿暖意。
沒人知道這個滿月不久的嬰兒心里在想什么,就像護士們不確定小英是否真的意識到照片里的嬰兒是她在昏迷時艱難生下的女兒,她的大腦還遠未完全恢復。
但或許是出于母女之間的本能,盡管相隔兩地,沒有任何身體碰觸,她們依然對照片里的對方流露出天然的愛意。
昏迷九十多天
突然對護士說了聲“好”
1月25日,陳天驕的同事值夜班時發(fā)現(xiàn),昏迷了95天的小英突然輕輕揮動了一下雙手,并試圖抓什么東西。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立馬在病房傳開了。
綜合病房護士長侯冠華告訴錢報記者,她們對小英的蘇醒有一定的預感:幾天前,護士們給她做肌力測試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她的右手已經(jīng)不再是爪形,能檢測到肌肉收縮,但還不能產生動作。
1月27日晚上,陳天驕在交換班時例行公事地喊了一聲小英的名字,這個程序她已經(jīng)重復了幾十遍。
但這一次,小英竟然回了一句“好”!“雖然我們有心理準備,但叫了幾個月都沒有反應,突然回我一聲,還真是被嚇了一跳。”
當然,病房里的護士、護工都打心底里為她高興。
張阿姨是醫(yī)院派來照顧小英的護工,每天為她翻身、擦身,朝夕相處了二十多天,“我自己也有女兒,看她這個樣子實在是太可憐了。”
小英蘇醒后,能通過胃管簡單吃點東西,張阿姨就自掏腰包,買了水果、麥片、餅干喂她。蘋果切成薄片,香蕉打成泥,餅干和麥片用水泡軟。
“但她不愛吃粥、湯,挑食的哦。”張阿姨的語氣里沒有嫌棄,倒像是打趣自家的女兒。吃完之后,她就用一個海綿棒給小英清潔牙齒。
過幾天,張阿姨就要回東陽老家過年。她這兩天總是念叨,離開后小英要怎么過這個年。好在醫(yī)院已經(jīng)安排了另一個護工接她的班。
侯冠華說,小英的肌力和語言能力每天都在進步。右上肢的肌力可達到4級,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左側稍微差一些,達到3級水平,能微微離開床面。
她的詞匯量也慢慢豐富起來,一開始只是重復別人的話,比如醒后第一句話是“好”,很可能是因為護工阿姨每天重復這個詞,F(xiàn)在,她會主動表達“餓了”、“冷了”等感受。
但有時候也會鬧笑話 ,比如醫(yī)生問她,“你幾歲了?”她的答案是“7歲”。醫(yī)生說,她現(xiàn)在的智力水平,基本上跟一個幼兒差不多。
經(jīng)過正規(guī)、完善的康復治療后
有望恢復生活能力
不久前,小英因顱腦內積水嚴重,神經(jīng)外科和普外科為她做了腦室-腹腔分流術,之后一直用一些幫助顱腦神經(jīng)恢復的藥物,這對她后來的蘇醒至關重要。
回到綜合病房后,護士們在日常護理時都有意識地“喚醒”她。比如,查房、交班時像對待正常病人一樣跟她打招呼,聊聊“小堅強”的近況,給她聽一聽廣播。
每天,護士們還帶著她“做操”,活動活動關節(jié),按摩按摩肌肉,訓練她的肌肉力量。直到現(xiàn)在,她手里還時刻握著一個握力器,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
浙大四院神經(jīng)外科副主任陳毅力告訴錢報記者,小英的大腦基本上已經(jīng)度過危險期,如果順利的話,有望在年后拔掉氣管插管,恢復自主呼吸,那時候就可以達到出院標準了。
接下來,小英將面臨漫長的康復期,主要是訓練神經(jīng)智力和肢體功能。陳毅力說,剛蘇醒的幾個月尤為關鍵,一兩年后恢復情況基本定型。
根據(jù)小英現(xiàn)在的狀況,他預測以后她的左側肢體可能會有所影響,走路會有一點不穩(wěn),智力可能會稍低于正常人,“她的年紀輕,后期經(jīng)過正規(guī)、全面的康復治療后,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可以生活自理,回歸家庭,依然可以當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浙大四院副院長徐志豪說,“三個月醒過來算是比較快的,期間她又經(jīng)歷了剖宮產手術、腦積液手術,可以說是磨難重重,好在在醫(yī)院多學科共同合作的努力下,在她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下,她都挺過來了!在后期康復這方面,家屬也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張冰清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