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這幾天一直在忐忑呢,今天終于被下了定論:不讓回。我們之前準備自駕回家,他們不放心。"10 日一大早,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的閆才接到了遠在山東老家爸爸的電話。
圖為疫情期間 " 奮戰(zhàn) " 在一線的包莎日娜。包莎日娜供圖
" 如果過年回不去,最快也得‘五一’假期才能見到父母了。" 閆才是山東人,向來重視把拜年、祭祀先祖等儀式。2021 又是奶奶去世 3 周年,原本計劃全家團聚祭拜,現(xiàn)在看來是不行了。" 今年內蒙古又這么冷,還得自己動手準備年夜飯,哎 ! 這可能是我這些年最‘冷’的一個春節(jié)了。"
距離 2021 年春節(jié)僅月余。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中國人的歸鄉(xiāng)腳步被亂了節(jié)奏。有些民眾改變了既定計劃,有些人仍在觀望。
" 不管怎樣,春節(jié)總是我們華人很期待的。今年因為疫情,我可能又沒法回家了,家人都很體諒我。" 臨近年關,在內蒙古生活工作的臺胞林雨杰想到數(shù)千公里之外的家人有些感慨。" 我懷念小時候家鄉(xiāng)跨年時的煙火。如今我希望生活能早日恢復正常。"
日前,中國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國鐵集團客運部副主任朱文忠表示,2021 年春運鐵路運輸期限自 1 月 28 日至 3 月 8 日,為期 40 天。預計全國鐵路發(fā)送旅客 4.07 億人次,日均 1018 萬人次,同比增長 93.4%,與 2019 年春運持平。
" 雖然 2 月份才過春節(jié),但女兒女婿怕夜長夢多,疫情防控政策又有變化。所以計劃把 2020 年的年假都用上,這樣 1 月底就能返程。" 年近 60 歲的尹柏華一人在老家內蒙古呼和浩特,他想念在北京工作的女兒和女婿,更想 5 歲的外孫女和照顧外孫女的老伴。
資料圖: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的老伴于鳳菊這幾天正跟著女兒在網(wǎng)上采購年貨。" 我怕快遞今年停得早,得抓緊。萬一回不去,最起碼心意能到家。"
連日來,河南、安徽、貴州等多地發(fā)布通知,積極倡導 " 當?shù)剡^年 ",用工大省廣東也發(fā)出 " 非必要不返鄉(xiāng) " 的倡議。加之春運臨近,這無疑給各地疫情防控帶來壓力。
然而,春節(jié)對于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年辛苦打拼后最為期盼的時刻,疫情即使會阻隔他們回家的進程,卻阻隔不了對家和家人的思念。
" 去年因為疫情,我們沒能回家,而是留在了上海過春節(jié)。今年我們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楊靜離鄉(xiāng)已多年。怕春節(jié)不能回家,她與愛人特意元旦回老家內蒙古呼和浩特多住了幾天。" 每天吃吃喝喝,陪著媽媽聊天追劇,跟過年也差不多。"
2020 年底,中國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認真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科學安排寒假放假時間,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放假離校。此外,要錯峰安排春季學期開學返校,開學時間要避開春運高峰,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返校。
" 學校已經放假啦,我也早早到家了,等著跟媽媽一起過年呢。" 在內蒙古包頭市上大一的王淼早早返鄉(xiāng)回到父母身邊,這幾天忙著同學聚會、買過年新衣服。
" 其實對我來說,只要有機會能陪在父母身邊,就當是過年了。" 包莎日娜是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的一名護士,也是此前內蒙古援鄂醫(yī)療隊的隊員之一。工作 10 年來,她回老家內蒙古興安盟過春節(jié)的機會屈指可數(shù)。" 雖然很希望能回家陪著父母,像小時候那樣,看著春晚、盼著吃到包在餃子中的硬幣。但如果疫情形勢嚴峻,我還是會選擇堅守在崗位上。"
" 工作至今,我也已經好多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如果必要,我應該還會在海南,過好自己的春節(jié)。" 生于內蒙古的崔川東如今在海南工作,回家早已不是他春節(jié)的唯一選擇。" 尤其現(xiàn)在這樣的時候,留在當?shù)夭幌古,才是予人方便、與己方便。"
多地疾控專家認為," 當?shù)剡^年 " 利多弊少,有利于減少聚集、降低感染風險、減輕防控壓力 ; 也有專家稱,應錯峰返鄉(xiāng),不應停止春運,但慢性病、孕婦等人群盡量 " 原地不動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