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民族地區(qū)“推普興鄉(xiāng)”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解決少數民族群眾因普通話交流障礙導致的掌握政策難、溝通交流難、學習技能難等問題。7月22日上午,在縣民宗局的統(tǒng)籌推進下,固本鄉(xiāng)八一村2024年“推普興鄉(xiāng)”專題培訓班順利開班了。
本次培訓將農業(yè)產業(yè)技能、民族文化傳承等實用技能納入普通話培訓內容,實現(xiàn)普通話水平和實用技能雙促進、雙提升。培訓課上,授課老師通過開展政策宣講,以簡潔質樸、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普通話,幫助提升語言文化水平,推進移風易俗,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廣泛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我從小就跟著長輩說苗話、侗話,長大后也很少出遠門,很少有說普通話的機會,導致現(xiàn)在對一些惠民政策知識很難理解,前幾天聽說普通話培訓班就開在村委會,我馬上就來報名參加了。”八一村中年婦女龍?zhí)蚁阏f道。
培訓老師在現(xiàn)場對群眾的普通話發(fā)音進行耐心指導,通俗易懂且幽默的教學使得提高了群眾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針對普通話培訓班學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等問題,為幫助有困難的群眾提高學習效果,八一村黨支部書記吳鳳嬡說:為增強普通話培訓效果,村“兩委”配合縣民宗局,統(tǒng)籌謀劃好培訓前、中、后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小手牽大手”、“1 幫 N”等方式結成幫學對子,依托村寨廣播設備,堅持每天早、中、晚循環(huán)播放普通話學習內容,積極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下步,八一村將定期開展“有識青年公益推普”活動,號召本村廣大大學生志愿者幫助進行教學指導,及時糾正群眾交流難、發(fā)音不準的問題,培養(yǎng)群眾濃厚的學習興趣。
參訓學員對學習普通話展現(xiàn)了十分的熱情,把本次培訓作為提升技能和便利交流的重要機遇,學員們紛紛表示,雖然本次集中授課培訓僅有5天,但是學習普通話是一項長期堅持且終生受益的事情,一定珍惜學習機會,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訊員:楊正蕊 劉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