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學,學校門口十分熱鬧,孩子們歡快的走出學校,奔向自己的家長。這天,楊菊仙受家長楊順亮的委托來接他的孩子楊秀英,看到楊秀英走出校門,楊菊仙親切的迎上去接過書包,拉著楊秀英有說有笑的往家走.十多分鐘后,倆人就回到了楊順亮家,還沒進家門,屋里另外兩個小孩聽到楊媽媽的聲音,歡快的跑了出來。
熱情活潑的孩子拉著楊菊仙的手進了家門,并圍在楊媽媽身邊說著悄悄話,楊菊仙邊聽著孩子說話邊摸著她們皮膚開裂的臉,十分心疼。
童伴媽媽 楊菊仙:沒事 這里都開裂了,我童伴之家買得有幾只,明天來我給你一只。
冬天要給孩子潤膚,楊順亮是從來沒有想過,因為他自已的身體就很差,2017年,楊順亮患上了痛風,身體肌肉出現(xiàn)嚴重萎縮,干不了重活,妻子過不了貧窮的日子,幾年前就離家出走了,媽媽走了,孩子們也沒人照顧,這時,童伴媽媽楊菊仙來了,她三天兩頭到家里幫忙,送衣服送食物,讓孩子們又有了母愛。
天柱縣龍盤村村民 楊順亮:就像有溫暖的一個家一樣,有人來看望孩子 還是好得多了 她沒有媽 有媽的話就好的多
楊菊仙不僅僅是楊秀英他們的童伴媽媽,她還是龍盤村600多名未成年孩子的共享媽媽,每天都要走西家進東家去關心照顧孩子們。12歲的周雅琪也是600名孩子中的一名,楊菊仙過幾天就要來家里看看她。
周雅琪:因為我和我媽媽很少接觸 雖然不怎么了解她,但是我知道,我媽媽的那種感情,我叫她楊媽媽 她給我那種感覺真的很親近。
現(xiàn)在在天柱縣第五中學讀書的周雅琪,成績優(yōu)異。2019年的一天,周雅琪的媽媽因精神智力問題,外出后不知所蹤,父親周承松又患有先天性弱視,周雅琪因無人關心養(yǎng)成了靦腆羞澀的性格。
周雅琪:因為我平時不怎么愛笑,楊媽媽就說要多笑,女孩子要多笑笑。
在楊菊仙的開導下,如今周雅琪活潑多了,放假還經(jīng)常到童伴之家來幫楊媽媽。童伴計劃是中國扶貧基金會聯(lián)合當?shù)卣、研究機構等共同發(fā)起的留守兒童關愛項目。其中“童伴媽媽”就是為每個村聘請一位全職的兒童守護專員,楊菊仙是從2017年加入童伴計劃,正式成為一名童伴媽媽的。
童伴媽媽 楊菊仙:有人嘲笑我,有人講楊菊仙你是不是腦袋進水了 來幫別人帶孩子但是我不覺得,我覺得我喜歡這件事情,我就要做 帶娃娃我覺得是使我開心的事情
楊菊仙作為一名童伴媽媽,需要監(jiān)護全村所有兒童動態(tài),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同時每個月還要管理童伴之家,組織較小的兒童開展活動。
童伴媽媽 楊菊仙:陪伴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 我是童伴媽媽,可以替代他們媽媽的角色去陪伴孩子。我希望在我的幫助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還有讓他們過得越來越好 。
據(jù)統(tǒng)計,中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有6102.55萬,其中大約15%的孩子一年都見不到父母。留守兒童缺乏關愛、遭遇意外傷害、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兒童。楊菊仙說,成為這么多孩子的共享媽媽,就是要讓他們過一個幸福的童年,讓他們在成長道路上不缺少母愛。(記者:龍炳燕 潘春春 王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