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從貴(陽)黃(平)高速陽寶山特大橋上部施工專項方案專家評審會獲悉,陽寶山特大橋AS法課題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專家組評審,一致通過。這意味著貴州造橋又添新技法。
陽寶山特大橋是貴黃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為貴州省第一座六車道懸索橋,全長1112米,設計時速100公里,2017年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竣工,由中交二公局二公司承建。該橋系主跨為650米單跨鋼桁梁懸索橋,主纜總重量近4500噸。
由于大橋地處山區(qū)峽谷,大件運輸困難,且受地形限制無法在兩岸布置場地,這對大橋上部結構施工帶來巨大挑戰(zhàn)。為此貴黃項目部引進了國外懸索橋主纜施工的主流技術——空中紡絲法(Air Spinning Method,簡稱AS法), 該技法為中國內地懸索橋主纜架設施工領域的首次應用,它的應用既可以補充和完善我國橋梁主纜施工工法、也可推動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
“AS法是利用牽引機械往復拽拉平行高強鍍鋅鋼絲,在現場制作平行鋼絲索股,該工藝可以廣泛運用到運輸條件差的山區(qū)和超大跨徑懸索橋的建設中,對貴州山區(qū)來說,AS法就是量身定做。”貴黃項目經理楊博介紹道。
延伸閱讀
貴黃高速(貴陽-黃平)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加密規(guī)劃)》及全省高速公路攻堅決戰(zhàn)重點項目之一,全長119.957公里,設置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路基寬33.5米、時速100公里/小時,該高速將經過貴陽南明區(qū),黔南龍里、貴定、福泉及
黔東南黃平等地,計劃2021年6月建成通車。
貴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貴州省高速公路網絡,提升貴陽至長江三角洲、長株潭城市群通道運輸能力,優(yōu)化黔南、
黔東南地區(qū)公路交通結構,為貴州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少數民族先行示范區(qū)提供有力保障。(來源:動靜貴州綜合至中新網貴州 黔東南微報 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