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在线,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dl id="s4uui"><abbr id="s4uui"></abbr></dl>
  • <rt id="s4uui"><abbr id="s4uui"></abbr></rt>

    首頁- 新聞中心- 黔圖匯- 人才網(wǎng)- 視聽中心- 專題- APP

    訂閱
    首頁| 全州| 時政| 領(lǐng)導(dǎo)| 縣市| 綜合| 發(fā)布| 視聽| 行業(yè)
    首頁 > 每周人物 > 正文

    黔東南榜樣 “全國勞模”朱正琴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值班QQ:449315
    時間:2015-05-25 14:14:08  來源:黔東南信息港  

    2014年,朱正琴作為貴州省六名勞模先進代表之一,參加了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在全省聯(lián)合開展的“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忠誠跟黨走,敬業(yè)作奉獻(xiàn)”貴州省百團千場勞動模范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

      朱正琴,女,施秉縣郵政局城市投遞部甘溪段鄉(xiāng)郵投遞員,2004年8月進局從事鄉(xiāng)郵投遞工作至今,負(fù)責(zé)施秉縣城至甘溪鄉(xiāng)7個村及城關(guān)鎮(zhèn)9個村、恒盛集團公司郵件的投遞工作,服務(wù)面積230多平方公里,服務(wù)人口2.3萬人,郵路往返100多里,絕大部分都是又窄又陡又滑的泥巴路或沙石路。十年的工作時間,相當(dāng)于一個人騎車走了12趟二萬五千里長征。投遞報刊、郵件65萬份(件),從未出現(xiàn)過漏投、錯投、積壓等情況,準(zhǔn)確率和及時率達(dá)100%,報刊流轉(zhuǎn)額年增幅達(dá)260%。

      角色轉(zhuǎn)變 真愛永恒 在進入郵政大家庭之前,朱正琴是一名鄉(xiāng)村小學(xué)的代課老師,每天在學(xué)生朗朗的讀書聲中快樂的生活著,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與郵政結(jié)下了深厚情緣,——那是在2004年7月的一天,負(fù)責(zé)投遞朱正琴所在小學(xué)的鄉(xiāng)郵員告訴她:他考上大學(xué)了,不能再為鄉(xiāng)親們服務(wù),問朱正琴能不能接下他手中的接力棒,把這條路上的郵件投遞工作接下來,他說他很信任朱正琴。朱正琴說:“我能行嗎?”,他說:“試試吧”。因為那時正好暑假,朱正琴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走上了這條綠色通道。當(dāng)郵袋搭在摩托車后座那一刻開始,朱正琴說她就有了一種莫名的沖動和榮譽感。她雖是女生,但卻有男孩子的豪邁,她想,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一定不能辜負(fù)前任投遞員對她的信任。在學(xué)校開學(xué)前,她辭去了學(xué)校代課老師的職務(wù),正式成為一名郵政鄉(xiāng)郵投遞員。學(xué)校校長幾次找到她,希望她能回學(xué)校繼續(xù)任教,她都婉言謝絕,她說:她已愛上投遞工作。

      有愛就有快樂 有愛就有感動 在進局之初,朱正琴的工資是260元,摩托車是自己的,油是自己加,但她沒有后悔,因為在這條路上,她找到了久違的感動。當(dāng)她愛人知道她辭去了學(xué)校工作來從事“吃自己飯?zhí)鎰e人干活”(因為各項開支算下來,260元幾乎沒有了)的工作時,他有些生氣,說:“在學(xué)校代課一個月還有400多元錢,并且還有假期,離家也近,可以照顧到家庭。做投遞員一天天日曬雨淋的,道路都不好,一個女人家騎車在外多危險。”朱正琴說:我不能丟下這份工作,雖然時間不長,但我讀懂了沿途老百姓的目光,知道了他們的期盼,我要留下來,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的堅定打動了她愛人,他默許了她的選擇。


     

      10年來,在這條郵路上,朱正琴快樂的工作著,當(dāng)看到老百姓拿著手里的家書開心的樣子,看到老百姓取到期盼已久的匯款時,她的心也一直陪伴著他們蕩漾?蛻艏以谀睦,朱正琴的摩托車就駛向哪里。農(nóng)忙時節(jié),老百姓都不在家,朱正琴只好把郵件直接送到田間地頭。由于她的耐心和熱情,沿途老百姓對她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從2005年開始,就有不少群眾委托她幫忙捎帶東西,有委托買菜的、買農(nóng)藥的、買豬飼料的等等什么都有。在農(nóng)忙季節(jié),一些村民由于沒時間進城,還委托她幫忙取存款,有時她開玩笑說:“你們不怕我多取你們的錢呀?”老百姓總是說:我們相信郵政,相信你,我們不擔(dān)心什么?吹酱迕駛兊男湃,朱正琴心里涌起萬般感動,她深知,村民們并不是對她的信任,而是對中國郵政的信任和敬仰。

      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10年,歷歷在目的事還真不少,記得一次送一封平信到一農(nóng)戶家,破舊的老木房里只有一對年過6旬的老夫婦在家,當(dāng)朱正琴把信遞到他們手上時,看到的是兩位老人顫抖的雙手和求助的眼神,他們說:姑娘,我們不識字,你可以幫我們讀一下內(nèi)容嗎?“當(dāng)然可以”,朱正琴滿口答應(yīng)了他們的請求。當(dāng)讀完來信,兩位老人已是淚流滿面,原來這封信是他們外出打工6年并已外嫁他鄉(xiāng)的女兒寫來的第一封信,6年的時間,女兒杳無音信,兩位老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他們唯一的女兒,聽到女兒的問候和平安的消息,兩位老人喜極而泣,因為他們之前擔(dān)心女兒出了什么事,唯恐有生之年再難得到她的消息,令他們?nèi)f萬想不到在這個時候是郵政、是小朱為他們捎來了吉祥、送來了溫暖,讓他們感動不已。臨走時,兩位老人拉著朱正琴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你,姑娘,謝謝你!握著兩位老人干枯的雙手,看著他們眼里幸福的淚花,朱正琴深深地感動和驕傲著,眼淚也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轉(zhuǎn),那一時刻,她深深感受到,郵政投遞工作送的不僅僅是報紙雜志、南來北往的信件,送的還有一種叫“溫暖”的東西。

      山區(qū)郵路 都曾有過生死較量 朱正琴所負(fù)責(zé)的郵路,所走道路全都是鄉(xiāng)村路,絕大部分都是又窄又陡又滑的泥巴或沙石路,在途中摔倒擦傷時有發(fā)生,若遇下雨天,那情況就更不一樣。——記得2007年12月的一天,天上下著小雨和刮著刺骨的寒風(fēng),吹打在臉上生生的痛,為了送一封法院專遞,朱正琴騎著摩托車往一個叫飛水巖的村子趕。有句民諺說得好:“冬天不濕衣,春天不爛路”,冬天的小雨總讓泥巴路變得一片泥濘。由于村級公路都是泥巴路,這讓朱正琴走得小心翼翼,一步三搖,異常艱難。由于從沒去過用戶所在的村子,朱正琴只好一邊走一邊問,在臨近目的地時,一段坡度達(dá)60度、寬1.8米左右、長200來米,全是石頭和坑洼組成的一段岔路讓朱正琴吃近了苦頭,由于路窄,外面又是近百米的高坎,她只好盡量往里邊靠,但由于天雨路滑,速度跟不上,摩托車不斷地熄火,她也不斷地摔跤,有兩次差點還下了坎,驚得她一身身冷汗,但為了把郵件及時送達(dá),她別無選擇,只有向前。當(dāng)她艱難地爬上坡頂時,遇到一名放牛的老伯,他看到朱正琴“受傷”的摩托車和滿身的泥巴,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他說:姑娘,這條路是不能走車的,是我們稍微挖一下便于干活走的,我們平時進城趕集都是走水路,坐船出去。聽了老伯的話,朱正琴也才知道這個地方為什么叫飛水巖了。

      孤寂征途 她用紅歌解悶 認(rèn)識朱正琴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性格豪爽、處世樂觀之人,完全是男生性格,投遞分局的大小員工都非常親切地叫她“老朱”,她很樂意這種稱呼,她說這樣叫起來親切,沒有距離。老朱除了有男人的霸氣,也有女人該有的溫柔。她除了工作用心、專心、一絲不茍,還特別喜愛唱歌,尤其喜歡唱紅歌,這么多年郵路上的孤寂征途,她都是用紅歌來解悶。在郵送途中,累了,倦了,朱正琴都會停下來,在山梁上為白云唱歌,在小河邊為魚兒唱歌,用歌聲排遣苦悶,用歌聲憧憬未來。

      2014年,朱正琴作為貴州省六名勞模先進代表之一,參加了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在全省聯(lián)合開展的“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忠誠跟黨走,敬業(yè)作奉獻(xiàn)”貴州省百團千場勞動模范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作為“貴州省郵政系統(tǒng)勞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團”主要成員,在全省郵政系統(tǒng)巡回報告,《快樂篇》就是她“快樂信使 溫暖萬家”的工作生活真實寫照。她的先進事跡和一曲《春暖花開》,深深的打動了所有在場所的人,在新聞媒體和網(wǎng)絡(luò)上傳遞著“正能量”……

      獲得諸多榮譽的她,局領(lǐng)導(dǎo)也曾考慮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也因她多年騎車患有腰錐盤突出、風(fēng)濕等病痛,把她調(diào)整到速遞部主任的崗位上,她也就兢兢業(yè)業(yè)的開展上門營銷工作,短短幾天時間,簽約了幾家單位。但是沒過幾天,當(dāng)?shù)氐母刹咳罕娂娂娚祥T要求讓朱正琴重回郵路,繼續(xù)為他們服務(wù)。為了滿足當(dāng)?shù)厝罕姷囊螅?ldquo;鄉(xiāng)親們離不開我,我也舍不得鄉(xiāng)親們。”朱正琴再次回到鄉(xiāng)郵路上……
     

    責(zé)任編輯:吳茜岄【收藏】
    上一篇:黔東南榜樣 胥思霞
    下一篇:畬族文化的“拾荒人”——趙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