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送走三春雪,迎來五月天。立夏剛過,貴州省榕江縣仁里水族鄉(xiāng)板藍根點綴于山間、密織于林下,塊挨塊、片邊片,綠意盎然,漫山遍野的板藍根已是嫩芽滿枝,村民們正在地里忙著除草。等到七月初,板藍根就進入豐收季節(jié),為這里的群眾和村集體經濟公司帶來夏秋的好“錢”景。
“再過2、3個月,村集體公司種植的板藍根就可以收割了。由于氣候適宜、種植經驗豐富以及管理到位,2021年板藍根長勢良好,收成肯定會比2020年強。”仁吉村村集體經濟負責人吳定康高興地說。
為了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2018年,該鄉(xiāng)包括仁吉村在內的8個村依托8個村集體公司,采用“龍頭企業(yè)+村集體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貴州小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種植南板藍根。現在全鄉(xiāng)54個村民小組累計種植板藍根4000畝,不管是產業(yè)路沿線500米內,還是林下空地,放眼一片都是板藍根郁郁蔥蔥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光是仁吉村集體公司負責日常維護管理的村民有20余名,采摘時節(jié),能吸收周邊村民近百人就業(yè)。
在板藍根種植基地工作的吳益梅說:“我年紀大了,加上孫子、孫女需要照顧,所以不能外出掙錢,F在國家政策好,我在板藍根基地里除草、施肥,一天還能有100元的收入。”
仁吉村村集體公司工作員吳倩說:“群眾自己種植板藍根平均畝產2800斤/批次,按每斤0.6元,預計收割期每畝獲得收益1680元。同時,村集體公司還為入股群眾發(fā)放項目分紅資金和土地流轉資金,即使是閑賦在家的群眾也可以共享政策紅利。”
“2021年村集體公司種植的板藍根繼續(xù)由村委會統(tǒng)一管理,與企業(yè)建立長期銷售機制,‘訂單’合作,解決村民‘賣不出’的后顧之憂。下一步,我們村集體公司將繼續(xù)加強板藍根田間管護和病蟲害防治,進一步提高畝產產量,探索板藍根深加工產業(yè)鏈,讓少數民族傳統(tǒng)農作物板藍根煥發(fā)新活力。”談起未來打算,仁吉村村集體公司負責人吳定康信心滿滿地說。(張凌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