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早晨。
昨夜一場紛揚的雪花,把山野中的麻江縣杏山鎮(zhèn)隆昌中心小學裝扮得分外醒目。
上午9時,記者走進占地23000平方米的隆昌中心小學。雄偉的教學大樓,高聳的學生宿舍樓,設施齊全的師生食堂,寬闊的運動場所……讓記者不敢相信,這就是一所村級完小。
2010年以來,麻江縣先后投資1045萬元,著力將這所小學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村級寄宿制完小。在這個村級小學,師生比例高達1:11,比全縣的1:16高出了許多。為和先進的教學方式接軌,學校為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電子黑板”,每位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
“用‘電子黑板’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們能在有限的時空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去年9月剛來的英語特崗教師宋忠艷這樣告訴記者。
“以前聽課感覺很枯燥,現(xiàn)在教室里有了電腦教學,我更喜歡聽課了。”四年級(2)班的學生李永榮說。
隆昌中心小學的留守學生占了70%。為讓學生找到家的感覺,學校為孩子們安裝了熱水器,在每個宿舍樓的樓層安裝了攝像頭,制定了宿管老師24小時工作制度,對孩子們的起居情況進行監(jiān)督,確保寢室安全。同時,還設置了“QQ親情聊天室”,便于孩子適時和外出務工的父母親視頻見面交談。
1月10日下午。
宣威中學校長章興敏接受采訪時說:“全縣實施的教育均衡發(fā)展計劃,使我們獲得了400多萬資金,投資建成了教學綜合樓,投資300多萬元用于教學設備提升,同時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增強,教學質(zhì)量由全縣掛末躍升到了中等水平。”
均衡教育的實施,讓宣威中學不少學生在全縣統(tǒng)考中名列前茅。上個學期取得全縣統(tǒng)考第一名的八年級學生李小艷說:“我很熱愛我的學校,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們的班主任,他對我們很關心,很負責任。我長大了也要當老師,當班主任。”
1月9日下午。
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谷硐中學,均衡教育的優(yōu)勢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記者采訪得知,2010年、2011年、2012年谷硐中學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全州“基礎教育教學質(zhì)量先進學校”;2012年中考成績在全州247所初中學校里,獲得了第10名的好成績。
據(jù)了解,為使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僅2010至2011年,麻江縣共投入資金8032.2萬元實施校舍改造等工程;2012年,投資1.16億元建設中小學教學用房、學生食堂、學生宿舍等,投資2118.69萬元購置教學儀器及計算機、多媒體設施、圖書等。全縣城鄉(xiāng)中小學基本達到了配置均衡的目標要求,許多鄉(xiāng)村學校的設施條件都超過了城里的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使麻江縣初中教育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2012年,初中七年級、八年級人均總成績均居全州第一,九年級居全州第二。
隆昌中心小學副校長趙華甫當年曾在六堡小學教書。他感慨地對記者說:“我做夢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能到這么好的學校教書。( 最好的學校在農(nóng)村
———麻江縣義務教育均衡化發(fā)展素描
本報記者楊卓光潘皇林
1月11日早晨。
昨夜一場紛揚的雪花,把山野中的麻江縣杏山鎮(zhèn)隆昌中心小學裝扮得分外醒目。
上午9時,記者走進占地23000平方米的隆昌中心小學。雄偉的教學大樓,高聳的學生宿舍樓,設施齊全的師生食堂,寬闊的運動場所……讓記者不敢相信,這就是一所村級完小。
2010年以來,麻江縣先后投資1045萬元,著力將這所小學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村級寄宿制完小。在這個村級小學,師生比例高達1:11,比全縣的1:16高出了許多。為和先進的教學方式接軌,學校為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電子黑板”,每位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
“用‘電子黑板’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孩子們能在有限的時空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去年9月剛來的英語特崗教師宋忠艷這樣告訴記者。
“以前聽課感覺很枯燥,現(xiàn)在教室里有了電腦教學,我更喜歡聽課了。”四年級(2)班的學生李永榮說。
隆昌中心小學的留守學生占了70%。為讓學生找到家的感覺,學校為孩子們安裝了熱水器,在每個宿舍樓的樓層安裝了攝像頭,制定了宿管老師24小時工作制度,對孩子們的起居情況進行監(jiān)督,確保寢室安全。同時,還設置了“QQ親情聊天室”,便于孩子適時和外出務工的父母親視頻見面交談。
1月10日下午。
宣威中學校長章興敏接受采訪時說:“全縣實施的教育均衡發(fā)展計劃,使我們獲得了400多萬資金,投資建成了教學綜合樓,投資300多萬元用于教學設備提升,同時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增強,教學質(zhì)量由全縣掛末躍升到了中等水平。”
均衡教育的實施,讓宣威中學不少學生在全縣統(tǒng)考中名列前茅。上個學期取得全縣統(tǒng)考第一名的八年級學生李小艷說:“我很熱愛我的學校,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們的班主任,他對我們很關心,很負責任。我長大了也要當老師,當班主任。”
1月9日下午。
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谷硐中學,均衡教育的優(yōu)勢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記者采訪得知,2010年、2011年、2012年谷硐中學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全州“基礎教育教學質(zhì)量先進學校”;2012年中考成績在全州247所初中學校里,獲得了第10名的好成績。
據(jù)了解,為使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僅2010至2011年,麻江縣共投入資金8032.2萬元實施校舍改造等工程;2012年,投資1.16億元建設中小學教學用房、學生食堂、學生宿舍等,投資2118.69萬元購置教學儀器及計算機、多媒體設施、圖書等。全縣城鄉(xiāng)中小學基本達到了配置均衡的目標要求,許多鄉(xiāng)村學校的設施條件都超過了城里的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使麻江縣初中教育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2012年,初中七年級、八年級人均總成績均居全州第一,九年級居全州第二。
隆昌中心小學副校長趙華甫當年曾在六堡小學教書。他感慨地對記者說:“我做夢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能到這么好的學校教書。(記者 楊卓光潘皇林)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quán)或有權(quán)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