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日本的外交手段,收起擴音器。”眼看莫里森政府以“一己之力”挑起對華爭端,致使中澳關系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被稱為“中國通”的澳大利亞前總理、前外交部長陸克文給澳政府支了這樣一招。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當?shù)貢r間12月1日,陸克文在香港《南華早報》于美國舉辦的有關中國的會議上發(fā)言表示,他認為日本與中國打交道的能力特別具有指導意義,因為日本與澳大利亞有相似之處。
“日本和澳大利亞都是美國的親密盟友,都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都是民主自由國家。但與澳大利亞不同的是,日本與中國在東海存在領土爭端。”他說。
然而盡管如此,陸克文表示,他注意到無論是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是現(xiàn)任首相菅義偉,至少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他們都能夠處理好與中國的關系,沒有讓其不斷升級成危機”。
陸克文曾在2007年-2013年期間擔任澳大利亞總理,還擔任過兩年的外交部長。他直言,自己“不記得有哪段時期中澳關系像現(xiàn)在這樣”。
陸克文認為,美國當選總統(tǒng)拜登就職后若重啟中美關系,可能會為澳大利亞當前的局面帶來一些積極變化。“若美國計劃與中國就重啟雙邊關系進行接觸的話,我認為這很可能是美國戰(zhàn)略思維的一個因素,也可能是其整體計劃的一部分,促使北京與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近些年與中國關系緊張的國家重啟關系”。
他表示如果這一切真的發(fā)生了,希望中澳兩國能“放下擴音器,采取一些非常老式的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他稱外交手段指的是處理好對澳大利亞來說中國的突出問題,以及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的突出問題,“并利用外交程序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陸克文還稱贊了日本把“擴音器放在桌子下邊”的做法,以及日本政府 “不是對所有事情都保持沉默,而是有選擇性地不保持沉默” 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