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你家還有盛水的桶嗎?都取來裝水吧!”
“小伙子們,有的群眾住處離這遠,你們趕快幫他們送幾桶水去。”鎮(zhèn)遠縣武裝部長王宏彬一邊叫群眾取水桶來裝水,一邊安排民兵們幫山上的群眾送水。
旱災無情人有情。鎮(zhèn)遠大地上“旱魔”仍在肆虐、干渴仍在蔓延。7月30日清晨,鎮(zhèn)遠縣武裝部官兵和氵舞陽鎮(zhèn)的民兵共80余人,火速趕往旱情嚴重的柏楊坪村幫助抗旱,并為該村用水困難的260余戶村民送去礦泉水400桶,生活用水10噸。
人武部官兵為群眾送水
“大家快來挑水啊,政府和解放軍給我們送水來啦!”當抗旱車隊進入柏楊坪村桐木坪組群眾的視線時,在村支書向仁龍的安排下,幾個村民小伙子興高采烈地在村口奔走相告。一村民說,“從今年6月份以來,我們這就沒下過雨了,我們挑水喝的水井都干斷了,稻田也干得老火,地里莊稼都快被烤焦了,生活用水也越來越困難,政府和武裝部的領導給我們送來水來,真的很高興,真的很感謝!”
村民印四權介紹說,柏楊坪村桐木坪組住有村民24戶,離鎮(zhèn)遠縣城約5公里。組里每戶都修有能蓄水1—2噸的水池。6月份時,他自己也花了1000余遠修了個蓄水2噸的池子,沒水用了,就花60元錢請輛車去縣城效外的金家灣拖一次水,能灌滿水池。他還說,鄰里有缺水用的都可以來他們家挑。
看著村民們笑容滿面的挑著水回家后,官兵們也拭著漢水,興奮地跳上車,趕往下一個送水點。
時還未近中午,太陽卻火辣辣的灸烤著,沒有一絲風,公路上仿佛冒著一束束淡淡的青煙?购弟囮犜诎貤钇核畮爝呁A讼聛,官兵和民兵們跳下車,抬了一臺抽水機,走到水庫邊架好機子抽水,幫助群眾灌溉附近的稻田。不時,村民們也來了,圍著水庫向官兵們投來贊許的目光。
“你們快回去準備下盛水工具,有不在家的,相互轉告下,政府送水來了。”村支書對正要上山做活的群眾說。
抗旱車隊停在柏楊坪村梅子山腳下,官兵和民兵們每人扛起一桶礦泉水就往山上跑,為村民家里送去礦泉水。鎮(zhèn)遠縣武裝部長王宏彬也扛了一桶,沖在了最前面,并與村民們親切的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柏楊坪村梅子山組住有41戶200余群眾,在“旱魔”近兩個月的肆虐下,也是用水困難重重。村民唐維貴告訴記者,“近日,他們聽老人講,離村子10余里地的大山里有水源后,立即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并研究決定,由村民們自己籌資金5萬余元,買水管,出勞動力去大山溝里接水。由于大家齊心,起早摸黑地做,整整花了一周的時間才將水接進寨子里來,目前還沒有接進各家各戶,感謝政府和解放軍給他們送去礦泉水。”
鎮(zhèn)遠縣武裝部長說,“今年鎮(zhèn)遠縣旱災嚴重,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帶來嚴重威脅。我們人武部官兵,急群眾之所急,今天組織民兵80余人,分別前往梅子山,桐木坪和老街,為人民群眾送去生產生活用水10噸,暫解人民群眾燃眉之急,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軍民同心協(xié)力,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記者從鎮(zhèn)遠縣政府辦了解到,截止到7月26日,鎮(zhèn)遠全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均不同程度受災,110個行政村,不同程度受旱,特別是高坡缺水山區(qū),稻田干旱、人畜飲水出困難。全縣受災人口107057人,臨時飲水困難人口2143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986公頃,其中農作物成災面積3800.6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500公頃,農業(yè)直接經濟損失8053.42萬元。(李安生 劉俊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