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紅豆杉古樹
錦屏北侗最大侗寨不僅有村頭寨尾的紅豆杉古樹成蔭守護,更能吸引外地游客眼球的是被黃門村民世代稱之為“吉祥神楓”干枯的千年古樹。如今在黃門村民們流傳的一句話就是:先民栽樹千年,黃門歷史看枯楓。此樹歷史悠久,是黃門村的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
年過八旬的黃門村寨老王大爺說:在黃門村十字路口已經(jīng)干枯的老楓樹至少上千年,小時候,炎熱的夏天村里的人男女老少都喜歡到楓樹地下坐著歇涼擺龍門陣,我們五六個小孩手拉手去抱著老楓樹,還抱不全。據(jù)歷代的祖祖輩輩相傳,原來老楓樹腳下是黃門村開寨的寨門,祖先們在寨門口栽下楓樹,一是當作守寨風景樹,長成大樹后讓子孫后代牢記黃門村開寨的歷史;二是寓意楓樹給村寨的村民帶來吉祥安康,人丁發(fā)旺。楓樹栽上百年后,黃門村的村民們家家戶戶逢年過節(jié)都要到老楓樹腳燒香燒紙錢拿上糯米飯、豬肉、糖果祭拜來惦記祖先遺志,讓老楓樹顯靈保佑黃門村民世代平安、出人頭地。
黃門村干枯老楓樹已上千年歷史,如今已干枯20余年,樹干全部發(fā)霉脫落,只剩下樹軀的一小節(jié)。沒干枯之前老楓樹有100米多高,是黃門村最高最大年限最長的古樹,被黃門村民稱之為“吉祥神楓”古樹。已干枯20余年的黃門村“吉祥神楓”古樹經(jīng)歷樹千年的風風雨雨的洗禮,耗盡了她的全部生命之源來保佑錦屏青藏高原最大侗寨黃門村村民人丁發(fā)旺、世代平安。如今她雖然失去了生命力,但現(xiàn)在樹軀依然頂立于寨子十字路口上,黃門村村民從老到小從不去破壞她,并在她的周圍用竹編成網(wǎng)加以保護,如今古楓樹不僅成為錦屏最大侗寨黃門村的歷史見證;也吸引眾多前來黃門侗寨采民族風情的媒體新聞和攝影師的眼球,從干枯的“吉祥神楓”古樹為他們提供了更多黃門村的歷史資料。(石福濤)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