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曾有位名叫斯羅格的加拿大女移民部長,因涉嫌貪吃印籍難民一塊比薩(“比薩”這東西相當(dāng)于我們街頭“鍋魁”),被反對黨一陣猛批為受賄,憤而辭職。一年前曾傳出美國時任紐約州長的斯皮策“自費”召妓丑聞。由于斯皮策曾是世紀交替時著名的華爾街反腐運動的旗手,美國人一直把他視為道德的“圣徒”,哪想到他私生活中居然還有這么一塊陰暗面,憤怒的美國輿論很快把斯皮策掃地出門。失去道德公信力的斯皮策此生很難在政壇上東山再起,更莫說“異地為官”了。
最近從英國傳出更離奇的一樁腐敗案。英國女內(nèi)政大臣雅杰·史密斯按照現(xiàn)行的議員和內(nèi)閣官員生活津貼制度,在去年6月報銷4月份家庭開支補貼時,把網(wǎng)絡(luò)使用費和影視收視費一并打在一張單子上,共計76英鎊。過數(shù)個月之后,這位女大臣主動向有關(guān)部門“投案”,稱在76英鎊這張單子上,有兩部標級為“18”的影視費的報銷是“錯誤”的。她承諾,她將按程序退還多領(lǐng)了的津貼。爾后,她向社會發(fā)出道歉信,對其不當(dāng)行為表示懺悔。她稱,她那“色鬼”丈夫趁她不在家之時,偷看了兩部標級18的按次收費影片,一次五英鎊,計十英鎊。這里說的標級為18的影片,就是指18歲不宜的成人片,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黃片”了。
事情一傳開,就成了轟動一時的女大臣公款看“黃片”腐敗案,輿論和反對黨大加撻伐。從法理上看,即使史密斯聲稱、史密斯丈夫本人承認,看“黃片”是丈夫蒂姆尼一人所為,史密斯本人并不知情,但經(jīng)濟報銷人是史密斯,她列了這筆開支,就是她已經(jīng)“消費”這種服務(wù)的最牢實的證明。所以,大臣公款看黃片一說,是成立的。如不是馬上要召開倫敦G20會議,內(nèi)政部安保工作千頭萬緒,保住了其職位的話,否則,史密斯不是被布朗首相令其辭職走人,也有可能自已卷起鋪蓋主動走人了。
真是奇了怪了,一塊價值不過幾美元的街頭比薩餅也能把相當(dāng)于我們省部級的移民部長拉下馬。自掏腰包“偷腥”一下,而且還獲得了妻子的諒解,這樣的“小事”內(nèi)部警告一下就可以了,還硬是把堂堂州長“削官為民”,連省部級待遇也沒有留下,并把一生的政治前程給毀了。腐敗標的僅十英鎊的英國史密斯則更是“冤得很”,本身報銷家庭影視費是允許的,也沒有規(guī)定所看的影片只能是哪種類型的影片,要報什么類型片子,完全是憑其道德的“自由心證”來決定的,可她本人偏偏一點自我辯解都不肯做一下,“一心求死”,要不是布朗挽留,她也許早就辭職謝罪了。
以上這些所謂的腐敗“標的”都不大,都不夠納入檢察官提起刑事指控的級別,但還是在當(dāng)事國內(nèi)引起軒然大波,腐敗行為人的后果也相當(dāng)嚴重。這個中原因就是競爭政治制度的“零容忍”和公眾自由輿論的“零容忍”。也就是靠這些根本“內(nèi)力”,才把“丑事”變成“丑聞風(fēng)暴”。一句話,不論是丑聞當(dāng)事人,還是局外人,他們的“臉皮”都薄得很,屬“易碎品”。東方的“人無完人,豈能無過”,“過則改之,善莫大焉”的“和稀泥”主義好像對他們這幫外國人不頂用。
現(xiàn)在來講講中國的王武龍案。王武龍落馬前官拜江蘇省常委、省人大副主任,是副省部級。但他的丑事主要發(fā)生在他執(zhí)掌江南重鎮(zhèn)南京的市長和市委書記期間,歷時長達十年之久。
而為什么要從眾多省部級腐敗官員中單挑“王大人”與那些“老外”進行比較,原因在于,王是中國官員腐敗中“有腐必有色”的罕見例外,他不僅沒有包養(yǎng)情婦,也沒有留連于風(fēng)云場所的記錄。由于他在道德支點上似乎還能看成一個“人”,所以他才具備了與那些“臉皮薄”的老外放在一起比較的資格。
已經(jīng)投入大牢的王武龍至今也不承認收受過巨額賄賂,而他所承認的“小額”賄款,按其敘述,乃是其“靈魂掙扎、精神痛苦乃至于心理煎熬”下的不得已之選擇。其下的隱命題則是,假如沒有兒子生病女婿無才一事,他是萬萬不可能淪落到向開發(fā)商伸手要錢之地步。這貌似符合于忠孝節(jié)義之脫辭,顯然是一派偽道德的混賬邏輯!独献印氛f過:“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辈蛔鸬,何以德?是偽矣。
由于道德錯置,使他判斷公權(quán)力時犯下致命錯誤,把人民賦予的公權(quán)力視為可以利益交換的私器,否定了公權(quán)力為公眾利益服務(wù)的原始屬性。由于權(quán)力行使的制度環(huán)境附和了他的“權(quán)力哲學(xué)”,也沒有一種“善”的力量有效抑制其貪念,他只要一找到為自己開脫的“合理”借口,就會毫不猶豫出售公權(quán)力為自己牟利,并沒有一絲道德上的愧疚。從這一點也看,他既是個體性的道德失敗者,也是社會性道德失敗的推動者。拿他與加拿大的斯羅格、美國的斯皮策和英國的史密斯一比,人格之渺小,真是對比都沒意義了。
魯迅曾說過,所謂的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假如我們接受王武龍所創(chuàng)立了“為兒子治病才受賄”的偽道德學(xué)說,實際上這樣披上偽道德面紗的腐敗比赤裸裸腐敗的還要具有危害性,因為這種改裝了的腐敗顯然在盡力混淆人們曾經(jīng)確信的價值觀,通過其隱蔽的手法顛倒是非,偽道德泛行的結(jié)果,無異于一場社會悲劇。這也是為什么老外的腐敗不僅沒有引起我們的鄙視,反而把我們推入羞愧難當(dāng)?shù)奶幘车脑颉?/P>
(和靜鈞)